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委员登录

李春田顾问讲解综合标准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

一、综合标准化概述

(一)综合标准化的由来

综合标准化是一种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方法。是前苏联标准化工作者于20世界60年代的创造。1965年苏联部长会议发布了“改善标准化”的16号决议,首次提出了开展综合标准化的任务。1970年苏联部长会议又发布了973号决议,要求深入地开展综合标准化。从此,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国家标准化均走上了以综合标准化为主的轨道。

他们为什么要采用综合标准化这种方法呢?当初,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标准,他们就把大量地制定标准作为工作目标,并以制定标准的数量多少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准则。在具体做法上,采取的是汇总零散课题制定年度计划,孤立地、单个地制定标准。结果是,标准数量增加了,但却见不到明显效益,还助长了片面追求数量忽视标准本身质量的倾向,尤其是那些按行政系统分散制定的标准,到综合应用(解决跨部门的综合性问题)时,便难以适应,难以满足要求。标准化工作者经过反思,对现行的工作方法及其指导思想提出质疑:是以标准数量的增长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准则,还是应该以标准化解决了哪些重大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准则?是以汇总零散课题形成计划,零星分散地制定标准好,还是围绕标准化对象系统成套地制定标准好?[1]他们在系统理论指引下,渐渐地形成一套新的思路:

·变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变零散地制定为成套制定、综合地、系统地解决问题

这就是最初的综合标准化思路。这种新思路一经实践,效果十分明显,引起苏联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发布决议,大力推行,并将综合标准化计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由此,苏联的标准化工作走上了与国民经济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综合标准化成为国家标准化的主导方法。前苏联国家标委副主席特卡钦科认为这是苏联标准化工作的彻底改革。

(二)综合标准化的定义

苏联国家标准(TDCT1.0-68)给综合标准化的定义是“综合标准化——使成为标准化对象的各相关要素的指标协调一致,并使标准的实施日期相互配合以实现标准化,从而保证最全面、最佳地满足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使用编制标准化计划的方法来保证综合标准化,计划中包括制品、装配部件、半成品、材料、原料、技术手段、生产准备和组织方法等。”

1985年苏联修订了TOCT1.068《国家标准化体制.总则》,对综合标准化重新给出定义:“综合标准化,就是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的期限、执行者和以标准化方法作为措施手段的相关综合体,在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满足社会需求的水平。”这个新定义反映了苏联综合标准化的新经验,着重指出要采用系统分析法和建立标准综合体的问题。

中国国家标准(GB/T12366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给综合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

这个定义突出地强调了综合标准化的要点:有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与对象相关的要素)、建立标准综合体并全面实施。

这里所说的“相关的要素”(相关要素)是指“影响综合标准化对象的功能要求或特定目标的要素”。

这里所说的“标准综合体”即“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按其内在联系或功能要求以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形成的相关指标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

(三)综合标准化在中国

上个世界80年代苏联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做法和经验传入中国,为了探索在中国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实施具有中国特点的综合标准化,原国家标准局于1983年组织了综合标准化试点。试点课题于1986年前后陆续结束,并收到了较好成效。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彩色电视机为代表的综合标准化项目。

综合标准化在中国实践的成功,引起国家科委的重视。1986年国家科委给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下达了“科技引导型项目——综合标准化”课题,目的是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指导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国家标准。为此,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新一轮的试点,经历了3年左右,又取得了一批试点成果和经验(其中还包括一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国家于1990年和1991年分两批颁布了5项“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GB/T12366.1-12366.5)。该标准于2009年修订为GB/T12366-2009综合标准化指南。200951发布,111实施。

二、综合标准化的原则、程序与方法

(一)综合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国家标准委在总结了大量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如下的原则要求:

1、把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开展标准化工作。

2、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

3、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行。

4、以系统的整体效益(包括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最佳为目标,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

5、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应贯彻低层次服从高层次的要求。

6、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订和补充要求。

7、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应相互配合。

(二)综合标准化的一般程序

综合标准化是一项标准化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而且要遵照必要的程序有步骤地推进,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要考虑和处理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和建立协调机构这两个环节。

1)选择并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是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首要环节。在选择和确定对象时通常要以“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可能”等方面认真权衡,选择既有重大意义又必须运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广泛协调才能成功的对象,同时,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2)建立协调机构是综合标准化有组织进行的保证。这是由综合标准化活动需要多方配合、广泛协作(常常跨行业、跨部门)这个特点决定的。它除了要承担大量的、艰巨的技术协调职能之外,还有许多组织实施工作。

2、规划阶段。主要是确定目标和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

1)确定目标。就是确定综合标准化的主攻方向,也是要达到的目的。目标一经确定,便是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因此,要做必要的调查研究,要尽量定量化。目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要慎重,要充分地论证。

2)标准综合体规划。这是带指导性的计划文件,它是建立标准综合体、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和确定相关科研项目的依据,也是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的依据。它包括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需要制修订的全部标准、最终目标值和相关要素的技术要求、必要的科研项目等。

三、综合标准化的特点

在由国家出资、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的国度里,特别是在政府直接管理标准化的情况下,国家乃至行业的标准化计划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汇总,然后再自上而下下达。虽然在汇总和下达时也曾遵循一些原则,照应到一些方面,但实际上总是摆脱不掉“多而散”的特点。

综合标准化不再把制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也不用汇总零散课题的方法开展工作,而是用制定相互协调的成套标准的方法,并把解决重大问题、发挥具体作用作为工作目标。这就是创新,既是观念的创新,又是方法的创新。它的创新点或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标准化的突出特点。所谓综合标准化,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制定并实施标准的一种方法。

所以要在标准化活动中运用系统方法,那是因为当代标准化的对象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几乎每一项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系统地(综合地)解决问题或者叫做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因为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核心原则,而综合性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以往的标准化活动中,也曾强调“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但这只是一种原则性号召。在一个个制定互相独立的标准时,根本说不清谁是大局、谁是小局,也无法找出具体的相互联系,实际上的协调是很困难的。可以说这是有分解而无综合的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则不然,它把整体性作为首要原则。在标准化过程中,首先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象,确定与目标实现直接相关的要素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综合体构成;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编制出系统成套的标准并有组织地实施;经过评价确认达到了预定目标,才予验收。从而,不仅明确了要素(标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还有一系列组织、计划保证措施,实现有效地协调,形成确保总体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标准(具备特定功能、产生系统效应的标准系统)。

这就是既分解又综合以综合为主导的整体优化方法。这是综合标准化方法论价值的一个方面。

2、目的性(目标性)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非常突出。当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接着,就要明确标准化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为使目的更加清晰、明确,必须规定具体的目标(如果标准化对象是产品,则要以参数值表示)。

只有标准化的目的和目标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相关的活动才能有所遵循、有所依据,即为保证目标实现制定相关标准。如果没有目标或虽有目标但不明确,则为保证目标实现的相关标准便无法制定(不知道该如何规定和规定到什么程度,如参数值)。

综合标准化不仅一开始就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主攻方向,而且要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结果,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任务中。明确的目的和量化的目标将引领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直到全部工作结束进行总结验收时,还要考虑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依此来衡量工作的成效。

目的性(目标性)这个特点,听起来很平常,也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做到、做得彻底是很不容易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定是在目的并不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明确目的(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盲目的标准化随处可见。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目的明确、目标具体的一种标准化方法。

3、成套性

综合标准化不是一次只制定一项标准,而是同时(在限定时间内)制定一整套标准,这叫做标准的成套性。

这种同时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与单向制定标准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就是它能有效地、准时地保证标准化总体目标的实现。例如,某一重大项目(如一项奥运工程)所需的全套标准可以用倒计时排序的方法规定每项标准的完成时间;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总体目标),同时规定各相关标准的分目标;可以对各标准之间关系同时协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运用并行工程,在最短周期内将全套标准制定出来,立即发挥出系统效应,实现标准化总目标。

成套标准化的方法在为各种生产对象、建筑物、重大设施、服务项目和基本生产单位规定相互联系的技术参数时,不仅非常有效,而且能在很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实现标准化,例如:

机器设备的成套系列化(型式、型式尺寸、基本参数);

相互关联的参数系列(如航运条件与航运设备);

涉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产品(相关参数最好同时确定);

涉及多部门的产品制造(如生产飞机)。

4、整体协调性

标准是协调的产物,任何一个标准产生之前都必须经过协调。协调的目的,从技术层面上讲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定的标准与现行标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大限度地互相兼容、互相配合、互相适应。这才能在应用这些标准时做到无缝连接,产生系统效应。

单个制定标准时,虽然也要进行协调,但这时只能考虑与上级标准是否相违?与现行其他标准是否矛盾?至于参数指标的协调,则只能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根据特定的目标进行。当我们为了实现新目标,将许多这样单个制定的标准集中到一起时,必须进行重新的协调,这种事后的协调,不仅工作量大,难度也很大。

综合标准化是成套地制定标准,它将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标准在制修订之前就通盘考虑,同时互相协调,极大地减少了事后协调的困难。由于整体目标已经确立,局部服从整体已成为共识的原则,易于使协调结果是最佳的。此外,由于综合标准化项目大都属于关系到国家重大经济利益、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的内容,政府不仅给予资金保证,而且还要以指令性计划下达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利用了政府主管标准化工作的特殊优势,有效地降低了协调的难度。

[案例]苏联在战后为发展内河航运,制定内河运输船舶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标准时与相关因素的协调,就是一个多因素整体协调的典型。它同时协调的重要技术参数有:

·船舶的水下限界尺寸与航道限界尺寸(航道的深度、宽度、河流和运河的弯曲半径、水闸门的界限尺寸);

·船舶的水上限界尺寸与桥孔的限界尺寸;

·船舶的限界尺寸与码头停泊装置的相关尺寸;

·船舶的限界尺寸与升船装置(船坞、船台、滑道)的限界尺寸;

·船型与燃料、主机、船舱机械、甲板机械、管道附件、各类装置的协调。

这样的多因素、跨部门的协调,如果不采取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协调了也很难以达到整体效果最佳的目标。

5、环闭控制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主导的标准化,有两个通病:一个是标准质量不高或水平不高;一个是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

什么是标准的质量?什么是标准的水平?用什么来衡量这个质量与水平?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至今还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

评价标准质量或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即应用的结果或效果。未经实践检验是无法评定其质量的,因为标准是要用的,不是给人看的。

当我们制定一项标准时,如果对这项标准的用途、它应起的作用、它跟其他标准的相互配合关系等信息并不掌握,或只是大概的、定性的理解,缺乏定量的依据时,尽管想努力地制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标准,却仍然不知道质量往哪里提高、水平往哪里提升?高多少、提多少?统统是未知数。制定高水平标准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综合标准化则不同,它不仅通过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要制定哪些标准,而且通过目标分解,将总目标细化分配给每一个具体标准,这就使标准的制定有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从而使提高质量和水平有了方向。所谓的高质量、高水平,多数情况下,是指恰到好处。指标低了可能满足不了要求,指标高了会造成功能浪费。适用就是好标准。从理论上讲,综合标准化不应产生无用标准。

综合标准化为什么不会产生无用标准呢?因为综合标准化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它把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数据资料收集、信息反馈,直到评价验收,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标准综合体和其中的每一个标准都要经受这个流程的检验,所有的质量不高、水平不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符合总目标要求的标准都必须改进。标准综合体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随着情况变化调整其目标,相应的标准必须及时调整、改进,标准的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综合标准化是真正地“化”起来了。它使长期困扰标准化工作的“实施难、无反馈”这个顽症,有了攻克的对策。同时,也使标准水平的提高有了内在的机制和动力,找到了一条科学实用的途径。

6、计划性和风险

综合标准化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综合标准化成败的关键是协调和实施两个环节。为此必须由相关各方组成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由它拟定计划、进行协调、组织实施。这是综合标准化成功的组织保障。

综合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项目往往涉及许多相关单位;要制定和协调的标准,少则几十项,多则上百项;要安排好先后顺序和限定完成时间。如此复杂、大量的、涉及众多单位和众多人的活动必须有一个严密、周详的计划。规划和计划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有计划的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可以取得巨大的效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综合标准化也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周详的计划不能被认真地执行。

在苏联和经济互助委员会开展综合标准化时,凡列入国家标准化5年计划中的综合标准化项目,均由国家标委牵头,共同拟定综合标准化计划大纲,并将所确定的目标层层分解后,由国家标委进行监督检查。他们是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计划的实施,从而降低失败的风险。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条件下,虽然许多做法不能照搬苏联和东欧,但综合标准化一定要有周详的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和手段那是可以创造的。例如,当企业开展综合标准化时,如果涉及到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时,可采用合同、协议等有关法律效力的形式保证计划的实施。